如果教師完全缺少了教育的勇氣會怎樣
- 作者:《子路教育網》
- 發布時間:2018-09-29 19:50:21
- 閱讀 9085
-
-
摘要:古往今來,中國人一直講究“尊師重道”??墒堑降讘撛趺醋?,從哪里重。我們學習語文課本,從前的學子,背不出書要罰,完不成作業要罰,一把戒尺,往
1
古往今來,中國人一直講究“尊師重道”??墒堑降讘撛趺醋?,從哪里重。我們學習語文課本,從前的學子,背不出書要罰,完不成作業要罰,一把戒尺,往往就讓調皮的學生們望而生畏,服帖乖巧;我們看電視電影,港澳臺以及東南亞學生調皮搗蛋要罰,違法紀律要罰,半
大的小伙,撅著屁股被訓導處主任打也是常有的事情。所謂“不打不成才”,體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,正是這些高壓的政策,和嚴厲的方法,才能讓孩子們更加的聽話??墒俏覀兊睦蠋?,手還沒有舉起來,就是十幾部手機對著你;斥責幾句,就會被告到校長那里,引起滿校風雨。于是在這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情況下,老師們不得不選擇“明哲保身”。所以這種狀況的出現,責任不在老師。社會賦予了他們教師的稱號,要求他們“傳道、授業、解惑”,卻沒有賦予他們相應的權利。
當然,老師選擇“明哲保身”,我們的教育是不會有明天的。孩子就像一塊白紙,你畫美麗的圖案,他就會變得很美好;你隨意亂丟,他就是一堆垃圾。老師的作用除了教你畫畫,還在于當你畫錯的時候,及時糾正,把你的錯誤改正過來。很多家長想著,我把孩子送進學校,就是需要老師去管。所以老師都不去管教和糾正,那么孩子一旦進入社會,社會的管教方式絕對是顯示和殘酷的。你的錯誤,可能沒有改正的機會,你可能會為自己犯下的錯誤,承擔嚴重的后果。這時候回過頭來,想著如果從前,有人告訴我該怎么做,那該有多好,就真的為時已晚。
2
老師們選擇“明哲保身”作為工作信條,源于老師喪失了懲戒的權利,依然高舉“教鞭”的老師,毫無例外地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指責,甚至是受到教育行政部門的嚴肅處理,真是“大快人心”,于是老師們要保住“飯碗”就只能選擇“明哲保身”,說我們的教育因而就沒有明天,本人確實沒有全面否定“主流意識”的膽量,折中一點說,確實是前景堪憂!
1.“明哲保身”的教師們以保姆的姿態俯身在學生面前,傳統的“師道尊嚴”已經蕩然無存,一個沒有尊嚴可言的職業,您覺得會有多少人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呢!我知道會有以噴教師為己任的噴子們說,可以辭職啊,好多大學生排在門外,等著入行呢!但是您可能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:大學擴招,大學生畢業等于失業,他們入行不是因為熱愛,而是為了謀生,掙一份工資而已。有前車之鑒,您以為他們這些后繼者會有超越前輩的敬業之心嗎?低頭做人、做事久了,有的老師可能會選擇離職,有豐富一線教學經驗的老師,最不濟可以去補習中心,放寬心,收入一定會遠高于在職教師的,留下來的也只是以應付差事的心態,從事教學工作,得過且過,很多老師都是我絕對會認真講課,認真傳授知識,但是學生違紀,對不起,我只能“和風細雨”,語言感化,至于有沒有效果,就只能呵呵呵........了,只要家長、學生不找我麻煩就行了,其實,懲戒不了搗亂課堂的“熊孩子”,課堂會很混亂,在這種“熱鬧”的課堂里,學生能學到多少呢?教育管理呈現出快速下滑趨勢,失去了管理保證的學校教育,它的明天怎么可能“陽光燦爛”?
2.老師們的“明哲保身”實際上也是對“熊孩子”的一種縱容。老師們不敢大膽管理,甚至于像小保姆一樣低聲下氣地去試圖感化“熊孩子”,很顯然,直接的結果就是“熊孩子”會越來越多,一個充滿了囂張撥扈的“小皇帝”、“小公主”的校園,它的明天實在是讓人不敢預測。
3.老師是教育的主要實施者,明哲保身就意味著教師在實施教育時,失去了主動性,教育實施者的這種心態,直接決定著教育的高度,失去了主動性的教育,顯然會使教育陷入低谷,或者換句話說,弱化、甚至喪失了教育管理的教育已經不能稱其為教育了!
帶著鐐銬跳舞,這是怎樣的舞蹈??!
3
這是一件真實的事情。
某小學一個一位老師因為一個孩子不寫作業,上課不認真聽課,甚至經常惹是生非。老師多次批評教育,不見成效,一氣之下打了孩子幾個手板。手板上留下了少許痕跡。
按理說這不算是一件太大的事情,但是這位孩子的家長卻從廣州坐飛機趕回了四川,找到該老師理論。老師沒辦法,只能向這位家長賠禮道歉。最后這個孩子當然是沒有人敢管理了。
親愛的朋友們,面對這樣的情況,老師不明哲保身,還能做些什么呢?
1、老師不是不想管,而是不敢管。
相信老師們站在講臺上,大部分老師都是會盡職盡責,想把學生教好。當面對不守紀律的同學,面對不完成作業的孩子,老師勸過,批評過。如果孩子還不聽話,老師頂多就是只能再聯系家長。但是每一位熊孩子的背后,可能就會有一位熊家長。
有的孩子是父母都管不下,聯系家長也是等于零的事情。有的家長甚至會護著孩子。老師的管理在家長眼里是體罰孩子,老師也會因此遭到非議,批評甚至處罰,更有可能丟掉飯碗。
2、老師想管,但是不知道怎么管。
教師法法規定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孩子。孩子犯了錯,總應該有所懲戒吧!不然真的是無法無天了。
但是什么樣的懲戒是屬于體罰?什么樣的懲戒又是屬于變相體罰呢?老師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。最好只好來個草木皆兵,干脆不管了。
3、老師想管,但是不能管。
很多老師,特別是負責任的老師,當看見孩子不守紀律,上課不認真聽課,不完成作業,心里特別著急。
把孩子叫到面前單獨談話,對孩子動之以情,曉之以理。但是這種方法只能適用于稍大一點的、有自尊心的、自覺的孩子。而對于真正的不聽話的孩子卻是難以見到效果。
如果聯系了家長還是沒有作用,那么老師還能夠怎么管呢?打一頓還是罵一頓?這都是不可行的。
現在學校大多有監控,老師可不想為了管理學生而挨批評,甚至背上體罰學生的罪名;而且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大都比較差,萬一老師一管理,一批評打罵,孩子來個離校出走或者跳樓事件,那可就麻煩大了!
的確,這樣的教育現狀令人堪憂,我不敢斷言對教育的明天會不會有什么影響,但我覺得對孩子們的今天或多或少都會有影響的。
4
我一個同事常老師,七年級班主任。常老師的同學的兒子正好在常老師班上。常老師的同學請常老師吃飯,并且說,孩子交給你,就是你自己的孩子,該怎么管理怎么管理,我沒有意見。有一次,因孩子沒有完成作業,常老師批評了這個孩子。這孩子一生氣就回家不愿意上學。孩子的父親也就是常老師的同學找到常老師,說:我讓你管理也沒有讓你逼孩子到不愿上學的地步.常老師無語,沒法解釋了。而家長也不愿罷休,后來校長出面請吃飯才了結。各位,教師好當嗎?不明哲保身就可能自己受傷。
1、對于“明哲保身”這個詞語用在教師行業中只是這一個詞的用處,對于老師這個行業,我們的確是存在很多的問題,這不僅僅是對老師們的說辭,更是整個教育行業的問題。由于工作壓力的不斷提升,老師們也會對工作謹慎,特別是遇到一些影響自己工作的事情,能避而遠之的就避而遠之,能夠直接站出來面對的寥寥無幾。
2、教師改變的前提根源是學生和環境在發生變化,學生各個都是嬌生慣養的方式,在學校犯了錯誤,不管咋么樣都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,再加上一些學生家庭背景的因素,如果你是老師,你很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,如果因為一點點其他的事情導致自己的工作丟失,你覺得值嗎?肯定不值,所以,為了不影響自己的職業前途或者是丟掉飯碗,所以就有了題主提到的“明哲保身”。
3、回歸到教育本身,我國的教育的確是需要改革,因為社會在發展,但是教育卻停滯不前,教師中出現的“明哲保身”只是其中的個別現象,真正熱愛教育的還是大有人在,就想一首歌“只要人人都對教育做出一分貢獻,那么教育還怕沒有明天嗎?”